
又到了音乐会的尾声,每到这个时候,我感觉又是松了口气,又有些舍不得这个舞台。
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要一年办一次二胡音乐会,而且要办的一次比一次更高要求。
其实,办一场音乐会,真的非常的累,我有过无数次想放弃。
但最终我坚持了下来,因为我一直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不管我的能力大小,水平高低,一定要为民乐为二胡做一点什么。
《印象国乐》的总导演王潮歌做过一次演讲,我的印象非常深刻,她说:
据考证:宋太宗会弹阮,唐太宗是演奏筚篥(bili)的高手。
中国民乐,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,它是我们民族血脉中的一部分。
像我们中国的文字一样。
但是,100年后,
我们的后代,还能不能,
听到中国民乐的声音?
中国民乐是我们中国人,这种长相,说这种话,吃这种饭,穿这种衣服的人,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。
但是,当你想培养自己的孩子有一些音乐艺术素养的时候。你首先想到的乐器是什么呢?
钢琴?小提琴?吉他?
你有没有想过给他报一个二胡?报一个中阮?
回答“有”的人可能极少。
在中国,学钢琴的人超过6000万,而学二胡的估计一个零头都不到。
这就是王导担心的原因。
虽有些危言耸听,但却不是不可能!
100年后,我们的后代很可能听不到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了。
中国有这么多好的乐器,但是我们的孩子们,我们年轻的朋友们不知道,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非常伟大的乐器,非常好听的音乐。
这十年来,我接触了非常多的民乐界值得尊重的前辈,他们都一直在默默的为民乐作贡献。
今年,王国潼老师,80岁了,还在星海音乐厅办二胡音乐会,当时我在现场,非常深受感动。
我们不能让中国民乐丢了,我不想让我们的孩子,除了会弹钢琴、会弹吉他、然后会摇滚布鲁斯,或者各种各样全世界的好音乐的同时,他们会忘了我们曾经有过的美,忘了我们自己的中国民乐。
所以,我决定成为一名终身传播二胡文化的老师。
我和我的学生们,想让更多人知道,有这么一群人在坚持民乐二胡的传承。
我和我的学生们,想让更多人知道,二胡真的很好听!
很感谢,有这么多老师指导我们,很感谢,有这么多朋友帮助我们,很感谢,今天你们和我们在一起!
我希望,明年的第5届冯敏怡二胡师生音乐会,我们还能再一次相聚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!
好吗?
我宣布,第4届冯敏怡二胡师生音乐会,到此,圆满结束!
谢谢大家!
